中华传统美德校本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 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课程名称: 中华传统美德
课程类型: 综合课程
主讲教师: 李成伟、伍静、王军臣 刘国胜
教学材料:选编经典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等内容为主;辅以名言、谚语、古诗词名句等内容。
授课时间:一学年,每周一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全体学生
- 课程开发背景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弘扬中华美德,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学校是教育的根据地,是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对学生进行中华美德教育的主阵地,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1.时代发展的需要
从道德的发展看,社会主义道德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过去人类一切优秀道德的继承和发展。历史的发展也证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中国社会优良道德风尚的形成,对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谐与发展,产生过并且还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肯定,尽管在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含有其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性内容,但又有其不可忽视的超越时代的、合理的、进步的、可继承的内容。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时代要求出发,将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相结合。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传统美德知识,增强积极的道德情感,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养成民族的优秀品德素质,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代代继承光大,同时,发挥学校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课程运行模式,大幅度提高学校德育整体效益。让学生了解、掌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知识,提高区别真善美与假丑恶的道德判断能力,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提高学校德育整体水平,推进学校德育内容系统化、科学化的建设,学习、借鉴、吸收包括西方文化在内的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使其与中华传统美德相融合,做到古今贯通,中西结合。
2.传承历史文化精髓的需要
我国有五千多年文明史,与之相应的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道德传统。它的精华,不仅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光辉灿烂,在当代也已经和正在受到世界范围内日益众多的国家和人民的重视。
中国素以“ 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著称于世。中华民族“ 自强不息” 的人生哲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立身情操;“ 发奋忘食,乐以忘忧” “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的刚健有力、自强不息的精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的不懈追求精神;惊天动地,气贯长虹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爱国精神,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哺育了无数英雄豪杰和志士仁人,使他们为祖国,为人民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都起到了巨大作用;以及在爱集体、关心他人基础上升华起来的爱国主义精神,树雄心、立大志的理想观念,勤劳俭朴、热爱劳动、遵纪守法的优良品德⋯ ⋯ 无不闪耀着中华传统美德的光辉。
现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渐疏离,变得淡薄、冷漠,由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自我为中心论等腐朽思想蔓延,使许多青少年道德失范,陷入“ 道德困惑” 之中,近几年未成年人犯罪逐年呈上升趋势正说明这点。所以我们觉得,在中学开发传统美德课程能够为年青的新一代培养优良的品行、淳朴大方的风度,重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芒。
3.课程发展的需要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为了让我们的孩子能得到一种较为全面的教育,在美好的明天能够“ 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 ,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我们当代教育的重要职责。我们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立足与五千年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努力实现校本课程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结合,有效地把校本课程与其他文科知识相整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推进德育工作和文科建设;借助德育资源和文科本身知识提升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度和广度。
4.学校现实教育的需要
由于我校处于小城镇,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农村,大部分家长忙于务农或打工,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使部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些思想在青少年中有所反映,如不关心国家大事、学习缺乏正确动力、以我为中心、厌学弃学等等。立足学校实际,探索研究适合我校实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途径,内容和形式,必将进一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根据提高德育实效性、针对性的原则,针对目前中学生( 特别是我校学生) 思想品德的状况,特别注重勤劳节俭、诚实守信、见义勇为、自强不息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由浅人深。循序渐进,通过学习通俗易懂的故事、格言,解决“ 知” 的问题,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传统美德,然后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达到“ 行” 的目的,从而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达到知行合一,培养学生美德陶冶的自觉性与持久性。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反省批判精神,使学生自觉从善避恶,积极主动的发展。我们努力使传统美德教育成为一个学生能够参与其中,自己探索、自主体验、自我总结升华,能够给学生带来长期影响的教育过程。
2.学生发展目标: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说:“优秀传统文化就像母乳,从小吃母乳,公民才能感受到祖国母亲的温暖和亲情,感受到祖国母亲的伟大,才会更加热爱祖国。”通过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让学生诵读经典文化,使中华传统美德在学生的心灵里生根开花,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品质与人格。
3.教师发展目标:使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具有比较厚实的文化素养和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在实践中理解和运用课程理论,实现角色转变,具备科学的课程意识、娴熟的课程开发艺术、精诚合作的精神,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
4.学校发展目标:营造读书积累的良好环境,利用诵读教学活动的优势,促进学校书香文化特色的形成,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打造办学品牌。
三、课程内容
第一篇:修身
第一章 志存高远
第二章 诚实守信
第三章 刚正不阿
第四章 重德贵义
第五章 律己修身
第二篇:齐家
第一章 尊老爱幼
第二章 勤俭节约
第三章 邻里团结
第四章 兄友弟恭
第三篇:治国
第一章 廉政爱国
第二章 勤政爱民
第三章 见义勇为
四、课程组织
(一)开设时间:利用学校自主课时,每周安排一课时。
(二)开展培训与研究活动
1.组织教师学习课程理论,更新教育观念。
2.搜集、提供信息资料。
3.阶段性小结和经验交流。
五、课程实施建议
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驱力。因此,要坚持把激发学生兴趣贯穿于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定期组织学生读书,指导上网浏览与传统美德故事相关的内容等。注重环境熏陶,充分发挥校园文化阵地的育人作用,在报栏、展板、墙报、电子屏幕等地方展示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美文等,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
2.学科渗透——思想政治学科要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哲学生活》《文化生活》的内容,在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3.开展系列活动
(1)建立班级图书角,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中华传统美德书籍。每学期开展一次“传统美德故事手抄报”活动。
(2)在学校组织的重大活动中推出中华传统美德演讲、小品等形式的比赛,并进行表彰。
六、课程评价
(一)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实行全程评价。采用教师评、学生评、家长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对《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校本课程纲要》等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及时改进。
(二)对学生评价:根据学生兴趣、态度及获奖情况,按照A、B、C、D的等次,结合学生自评、班级互评、教师点评的多种评价方式。及时推广和宣传典型。
(三)对教师的评价: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记入教师工作量,纳入教师的业绩考核,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