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年度报告 > 年度报告

年度报告

campus culture

年度报告
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育年度(2016)质量报告

发布时间:2017-02-04 点击:989

 

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文件

 

延职字﹝2017﹞5号

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育年度质量报告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6〕2号)和《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教办职成〔2016〕51号)文件精神,现将我校教育年度(2016)质量报告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集中等职业教育、实用技术培训与人才输出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河南省人民政府重点建设的县级职业教育中心、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模范职工之家。创建于1988年,前身为延津县第一职业技术学校,1996年经省教育厅批准为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04年以来,先后整合了延津县高寨高中等六所学校的教育资源,学校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目前学校占地205亩,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3804人,教职工393人,开设有计算机应用、服装设计与工艺、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电子商务、汽车运用与维修、现代农艺技术、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等专业。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强国必强教,强教先强师。作为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学校,学校多措并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制订中长期教师可持续发展规划。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毕业生数量、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了教师招聘、培养培训规划;二是加强师风师德教育。引导教师做习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三是实施所学和所教对口对接工程。分期分批尽可能让教师在大学里所学专业和工作中所从事学科一致或相近,当然,个别教师在目前所教专业领域游刃有余的尊重教师意愿;四是实施蓝青工程。凡是新入职教师,学校都要安排有经验的老教师帮扶一到二年,对新老教师实行捆绑式考核,2016年,66名新老教师结成帮扶对子;五是校本培训教师。通过“兴职杯”作课大赛、优质课评选、观摩课学习、专业大比武、学生最满意的教师评选、星级教师评选、听评课活动、作业教案检查、师德师风培训、教学各环节培训等对教师进行多方位的校本培训。2016年4月份,共评选出20名教学之星、班主任之星、教研之星、管理之星;5月份、12月份分别举行了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兴职杯”作课比赛,在5月份举行的新乡市优质课大赛中,我校荣获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在5月下旬举行的河南省优质课大赛中,我校荣获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六是教师“走出去”。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县骨干教师培训、专业课培训、信息化培训、班主任培训、到外校参观学习等活动,2016年我校组织了189名教职工到北京、上海、重庆、山东、郑州、商丘、新乡等地参加培训和参观学习;七是鼓励教师进行网络学习。鼓励教师利用中国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网、河南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校园网教学资源库等网站上的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宽视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八是参加技能竞赛。鼓励教师和班主任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教师技能和素质大赛,2016年,在河南省班主任技能竞赛中,我校获得1个二等奖;九是教师到企业实践。专业教师脱产到企业实践,强化实践技能,提高双师素质,2016年,我校的马玉辉老师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6个月的到企业实践活动;十是引进教师。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校的专业教师,2016年,共招聘了9名教师;十一是加强科研建设。和省、市职业教研室结合,建立健全教科研体系,2016年,18项市级科研课题结题。

总之,通过多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了教师综合素养,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了省级各专业技能大赛、素质能力大赛、文明风采大赛名次和获奖率,提高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人才培养

按照“品德笃实、技术过硬、知识全面、特长突出、企业适用、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做事先做人,做人有技能”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五个一”校园文化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课程体系改革    

我校始终坚持“课程体系建设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同时满足学生和行业企业的需求,内容满足现代岗位需求,为学生提供通用的、迁移能力强的技能”的理念。一是通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开展市场调研,紧紧围绕市场人才需求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向,形成课程体系建设的动态机制,以完整的实践过程为主线整合专业课程;二是在基本素质能力模块中,将职业道德、体育、礼仪、计算机应用等教育内容纳入课堂活动中,贯穿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同时开设必备的文化基础课,相应增加英语口语、普通话、钢笔字等专项技能考核,提高学生学习专业兴趣,培养综合能力和基本素养,实现了学生学习由单一性向多元性的转变;三是在专业技术能力模块中,以“必须、够用、实用”为原则,围绕专业方向开设课程,这些课程贴近学生实际。如服装专业开设了《平面设计》、《CAD》、《数码》,汽修专业开设了《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等课;机电专业新增了《PLC》、《数控技术》;计算机专业新增了《数字视频》、电子专业新增了《焊接》、《家电维修》等课程,充分体现了教改要求;四是在实践综合能力模块中,与深圳伟嘉电子、钜鹏电子、昆山翌弯电子、河南台达半导体、长城汽车、郑州富士康、东方领航和延津县产业集聚区的多家企业建立长久合作关系,2016年暑假,我校238名学生到深圳伟嘉电子、钜鹏电子进行实训。

通过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建立了必要的文化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内容与岗位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突出了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职业活动课程为主体的职教规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动手能力、行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还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合格的中初级技能人才,保障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熏陶

错落有致的教学楼,鸟语花香的楼前休闲花园,别致、卫生的食宿环境,由一块块黑板组成的、长达百米的文化长廊(黑板报),多种多样的活动设施,楼道、班级布置的催人奋进的格言警句、名人肖像、专业介绍,宣传七彩文化的橱窗,展示各种活动的版面,紧扣时代脉搏的《职苑》手抄报、校园广播,健康向上的校园网,介绍优秀教师的星光大道,无时无刻不影响熏陶着全校师生,对人才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活动培养

 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不仅组建了多个社团,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挖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每周一早上的国旗下讲话,每天下午第四节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每周文明寝室、优秀班级评选,11、12月举办的展示才艺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周六日和寒暑期里的社会实践活动,市级文明校园创建,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等各种活动,如11、12月份举办的第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活动口号就是“职专大舞台,有才你就来”,项目有“强健体魄展我风采”广播体操比赛,“点燃激情驰骋赛场”篮球、乒乓球比赛,“感悟真情流露真情”国学经典朗诵、演讲比赛,“传承国粹开拓创新”书法比赛,“练就技能成就梦想”专业技能比赛,“歌唱祖国传承经典”校园歌手比赛,“青春飞扬艺术奔放”文艺表演比赛,“古今中外尽在笔下”绘画比赛,“七彩阳光”摄影、手抄报比赛,“心语心愿”黑板报、贺卡制作、手工艺品制作大赛,“铸就人品感动职专”人物评选,校园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暨“庆元旦”节目汇演,吸引了全体师生参与。所有这些活动的开展,无不影响、提升着学生综合素质。

(四)比赛培养

“在课堂上培养,在比赛中提高”一直是我校坚持的人才培养原则之一,我校不仅定期举办各专业技能比赛、素质比赛,还积极参加省市中职专业技能大赛、素质大赛、文明风采大赛。2016年3月份,在新乡市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中,我校囊括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一、二、三等奖。4月份,在河南省组织的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参加国家级选拔赛中,我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6名选手代表新乡市参赛;5月份,在河南省第十一届中职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中,1个项目获一等奖,3个项目获才艺展示类二等奖,6个项目获三等奖。,6月份,在新乡市中职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中,14个项目获一、二、三等奖,在新乡市素质能力和技能大赛中,我校共17名学生获奖,10月22日在河南省职业技能大赛中,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3名同学获二等奖,1名学生获word应用文写作二等奖。

四、教育教学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16年,我校和企业深度合作,在多个专业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和时间安排,让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另一部分时间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岗位生产实习,形成了学习——实习——再学习——再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服装专业的学生,为一年级新生设计、制作了2200套校服,为延津县及周边县市服装厂来料加工服装;机电专业的学生为学校和企业焊制防盗网、防盗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教学模式改革

2016年,通过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而且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三)评价模式改革

2016年,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初步形成与企业岗位需求相符合的新的评价标准。校外顶岗实习期间,由企业按照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技能发挥、劳动态度、纪律性等综合评定成绩,该成绩占顶岗实习成绩的70%;专职指导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报告的质量、内容进行评阅,并结合巡视检查情况给出成绩,该成绩占顶岗实习成绩的30%。

(四)编写校本教材

以专业带头人为课程负责人,联合行业企业,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将岗位标准、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有机结合,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标准,合作完成相应教材与课件的编写与制作。2016年,编制了《服装美术设计》、《服装设计实训》、《文字速录》、《网络技术实习指导》、《焊接的基本原理》、《电子类产品装配工艺与调试》、《校园安全教育》等校本教材。

(五)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推进器。经过一年的研究、实施、总结,经新乡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我校18项课题全部结项,其中,《职专生厌学成因分析及其应对策略的研究》、《中学生心理压力的成因与排解方式的研究》、《心理学在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应用中的研究》、《培养中学生朗读能力的探究》、《服装设计与工艺教学与服装设计技能比赛有机整合的研究》、《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和途经研究》、《网络信息对学生影响的研究》等7项课题被评为优秀奖。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2016年秋季,我校招收新生达1534人,创历史新高。

 五、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

我校的服装设计与工艺、计算机应用、机电技术、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为示范专业,2016年我校加大了示范专业建设力度,同时专业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加强示范专业师资培训。2016年,张耀敏老师参加了2016年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骨干教师培训,被评为优秀学员,宋相慧、刘广梅参加了2016年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骨干教师培训,苗竹梗老师参加了2016年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骨干教师培训,32位教师参加市级专业培训,效果显著;二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2016年7月份,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实训设备经公开招投标已安装到位并投入使用;三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探索企业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计算机应用专业探索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探索场景教学模式,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探索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做、学、教”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四是加强校企合作,2016年,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与河南新亚服装有限公司、河南布利斯服装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计算机应用专业与新乡市天韵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延津县顺通祥设计有限公司、河南京都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新乡市华凤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与新乡市新格起重设备有限公司、长城汽车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与昆山翌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河南台达半导体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五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高标准规划建设的22.22平方公里的延津县产业集聚区,着力打造产业发展平台,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下辖食品工业园和机电电子工业园,入驻的创力新能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镍氢扣式电池生产商,拥有国内纽扣电池在保护的所有专利和铁镍电池最多的专利;台冠电子公司生产的贴片式半导体元器件填补了省内空白;台湾慧联电子公司生产的微钻、铣刀产量和规模位居全球第六;雄塑管道是中国塑料管道行业首家五星品牌,我校4个示范专业为上述企业和产业集聚区的有关企业不仅培训了在职员工,而且输送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赢得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六、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信息化建设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主流。我校2015年更新升级了校园网,建设了数字化校园、教学资源库、专题网,2016年,我校通过公开招投标,更换了部分设备,增添了有关栏目,更新了相应内容,全校所有教室全部安装了多媒体电教设备,75%的课堂教学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师人手一台电脑,备课、批改作业等大多在网上进行。

 七、实训基地建设

2016年6月份,机电、汽车、计算机专业实训设备、电教设备项目和电子商务实训室项目公开招标,7月初,河南元多教学设备有限公司、新乡市志远计算机有限公司分别以854560元、780000元中标,8月底,实训设备投入试运行,目前运行效果良好,实训基地的建设,为校企深度合作、教师专业成长、学生掌握技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八、学生德育

学校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把德育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参加军训、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同时通过班会、团会、德育课、国旗下讲话、黑板报、手抄报、橱窗、校园网、报栏等方式,针对学生特点,多渠道、分层次、分阶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生态教育、爱心教育、劳动教育、信心教育、养成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安全教育、校规校纪教育、前途理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等。

具体措施如下:

   (一)对新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加强对新生的安全教育,强化纪律意识,通过军训,培养学生严守纪律的作风,顽强拼搏的精神,和谐合作的集体观,勇于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

   (二)每周一早上举行全校师生参加的升旗仪式,并确定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国旗下的发言,培养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提高责任意识。

   (三)学校制定了《德育教育主题班会安排表》,每周一下午第四节各班召开主题班会,并将班会记录交政教处备案,列入班级考核。

   (四)组织学生观看《为了母亲的微笑》、《交通安全警示录》、《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电教片,开展法制、交通安全、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举办反邪教、交通安全大看台、吸烟有害健康、远离网吧、远离校园暴力、远离垃圾食品、环境保护等主题图片展览。

   (五)班主任定期不定期和家长电话沟通或家访,特别是对一些屡犯错误的后进生更是通过同学、任课老师、家长、街坊邻居等反复抓,抓反复。

   (六)学校政教处建有后进生档案,有A、B、C三个级别,依次为轻微后进、较后进、严重后进,根据《延津县职业中专后进生转化有关规定》、结对子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后进生的日常表现,每月一次升降级转换调档,若两个月内无操行不当,将不在视为后进生。

   (七)在校团委、学生会的领导下,利用节假日,带领广大学生深入到敬老院、社区、街道、车站、烈士陵园等单位义务劳动,这些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八)邀请河南牧野律师事务所律师、城关镇派出所民警来校讲座,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九、学校党建

(一)理清思路、履行书记抓党建工作职责

    我校始终坚持把党建工作作为“书记”工程来抓,明确提出“抓队伍先抓党员,抓党员先抓党建”的工作理念。年初召开会议对党建工作目标任务进行分析研究,广泛听取大家对党建工作的意见建议,在吃透上情、摸清下情的基础上,把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学校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明确了四个党小组党建工作职责,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党建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强班子建设,提高履职能力

坚持支部学习制度,做到书记带头抓、支委带头学、党员带头用,以支部班子的学习带动学校干部的思想政治学习,使党支部班子成为学习型、务实型、创新型、和谐型的战斗集体。凡属重大问题都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支部集体讨论,做出决定。

(三)强化理论和业务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

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党规、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通过组织座谈、网络学习和撰写学习体会等多种形式,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

    十、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改进的措施和办法

(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师资队伍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专任教师数量不够,组织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具有“双师”教师资格、能引领团队持续发展的专业带头人有待进一步培养,在相关行业享有较高声誉的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组成的兼职教师比较匮乏;二是实习实训建设落后。实训基地建设整体水平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要求及行业企业新技术的不断提升要求存在很大差距,不能满足实训为顶岗实习打基础的需要;三是校企合作有待深入。受观念意识、协调机制、配套措施、资源不对等等诸多因素制约,目前的校企合作还处于低水平、形式主义的状态,校企合作数量少、质量低、时间短、类型单一。

(二)改进的措施和办法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具体做法是:向县编办请示,增加编制数,招聘一批专业课教师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采取校本培训、走出去、请进来、到企业实践等方式提高教师双师素质。

2、多方筹措资金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具体做法是: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地方配套资金、利用各级职教专项资金、学校自筹资金、引进企业捐赠资金或设备。

3、校企深度合作。一是探索“企业文化进校园、企业管理进课堂、生产管理进基地;办学围着产业转、课程围着企业转、技能围着岗位转”的校企合作理念,加强校企双方合作的力度,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二是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在学生培养、指导企业生产、产品研发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三是依照企业岗位要求,及时开展课程和教学改革,开发适应企业工作过程的教材;鼓励学生主动学习,通过顶岗实践锻炼学生思维水平和操作能力;四是主动和企业对接,利用人才和信息资源优势,定期安排师生参与企业技术研究,提高企业的科技实力,吸引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中职人才;五是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积极探索定向培养或订单式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或半工半读模式、产教结合模式、合作经营实训基地模式等。